东莞社区

查看: 267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热点话题] 东莞要争当广东信用建设示范市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3-29 09:06:10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昨日,徐建华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
  昨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徐建华主持召开市委常委会议,听取对口支援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三师情况汇报,传达省“三打”领导小组第七次(扩大)会议精神、听取全市“三打两建”工作情况汇报。
  徐建华强调,援疆工作要注重提升“造血”功能,大力推进当地的城镇化建设,注重打造东莞特色和亮点。
  对“三打两建”工作,徐建华强调,要注意打出政治效果、法制效果和社会效果,在全社会形成弘扬正义、讲究诚信、守法经营的氛围,为东莞转型升级,高水平崛起提供条件。同时要及早谋划“两建”工作,争取成为广东信用建设的示范市或先行区域。
  援疆工作要让东莞企业家找到发展空间
  市援疆工作队介绍,2011年,东莞全面启动对口支援农三师工作。一年来,我市援疆工作呈现组织领导全面加强,长效机制不断优化;推进城镇化成效显著,民生项目深得民心;硬件软件齐推并进,“造血”援疆固本强基的良好态势,受到中央、省、市领导的充分肯定。
  徐建华指出,援疆工作是一项政治任务,事关边疆地区的稳定发展。新一轮援疆工作开展以来,在省委、省政府领导下,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取得了很大的成绩,探索了宝贵的经验,开局良好,显示了东莞援疆工作的特色。
  徐建华强调,在援疆工作上,要深化认识,对口支援是一种举措,目的是要从“输血”到“造血”,“造血”功能最终落实在产业上,要根据当地的区位、资源、市场等谋划产业,让东莞的民营企业家找到发展空间。要注意利用好中央对新疆和西藏政策的差别性,通过对口支援,实现当地发展和东莞企业家的双赢。
  徐建华强调,全国都在开展援疆工作,东莞援疆工作很务实,但也要加强宣传,体现东莞援疆工作的亮点和特色。徐建华还通过市援疆工作队转达了对我市援疆工作人员的问候,4月将带队去新疆。
  市委副书记、市长袁宝成对援疆工作提出了建议,规划部门派专职人员或者通过政府购买相应服务,切实抓好援疆的规划工作。
  东莞“三打”走在全省前列
  市委副书记姚康传达了省“三打”领导小组第七次(扩大)会议精神,汇报了全市“三打两建”工作情况。
  省会议要求,充分认识“三打”工作的必要性和艰巨性,务必达到预期目标;突出重点,对群众和社会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务必打出明显成效。同时,确保“三打”质量;调动各地区各部门“三打”积极性,形成全面抓落实的生动局面;改进宣传,为“三打两建”创造更好的舆论环境;以打促建,搞好“打”、“建”衔接。
  据悉,“三打两建”工作开展以来,我市组织有力,推进迅速,成效初显;省驻东莞检查督导组认为,东莞“三打”工作已走在其所督导的广州、佛山的前面。但也存在个别镇街、部门的领导思想认识还不到位的情况。同时,深挖扩线、深入宣传工作还有待进一步加强。
  今后,我市将进一步强化责任落实、工作考核、督导检查,抓好重点排查、重点整治和重点打击,深化宣传发动,强化打建结合。
  要及早谋划“两建”工作
  对“三打两建”工作,徐建华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认真学习领会省会议精神,增强工作自觉性。“三打”就是要维护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制假售假和市场经济格格不入。徐建华对我市“三打”取得的阶段性成果表示肯定,要求继续抓好重点,讲究实效,及早谋划“两建”工作。
  徐建华说,要针对各个镇街、各行业的特点进行分析判断,突出重点,打准打狠,“伤其十指不如断其一指”;要讲究实效,打是手段,不是目的;要注意打出政治效果、法制效果和社会效果,在全社会形成弘扬正义、讲究诚信、守法经营的氛围。从长远看,我们要转型升级,引进创新团队,成为宜居宜业的城市,不把社会信用体系和市场监管体系建立起来,很难成为新一轮创业投资洼地和优选地区,现在情况和当年搞招商引资不一样了,现在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成本要素的考虑在下降,更多考虑的是市场环境、法治环境。
  徐建华强调,各级领导干部要高度重视“三打两建”工作,分片挂钩的常委每个月都要到分片的地区去督导、检查该项工作,不分片的市领导也要注意在日常工作中强调、检查“三打两建”工作。要及早谋划“两建”工作,东莞要争取成为广东信用建设的示范市或先行区域。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1 东莞社区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工信部:粤ICP备18106376号

广告投放、活动推广、商务QQ:6374354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60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