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社区

查看: 2554|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莞事聚焦] 东莞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获国务院批准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8-27 09:03:05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到2020年,东莞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地面积要控制在143平方公里以内 制图/李伟杰
  管好用好土地,规划必须先行。日前,国务院办公厅下发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批准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通知》特别强调:东莞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对市域内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到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56万公顷以内,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3平方公里以内,相当于一个清溪镇的面积那么大。
新增建设占用耕地控制在4000公顷内
  据悉,《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是土地管理的纲领性文件,是实施土地用途管制、实现土地管理基本目标的基本手段。而根据《通知》,国务院原则同意修订后的《东莞市土地利用总体规划》(2006-2020年)。
  国务院办公厅在《通知》中要求:东莞要落实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和最严格的节约用地制度,统筹利用,强化规划的整体控制作用。同时,要加强对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的保护。2006年至2020年,东莞新增建设占用耕地要控制在4000公顷以内,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义务不少于4000公顷。2020年全市耕地保有量不少于32472公顷,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少于29031公顷。
  全市城乡建设用地不能超过95600公顷
  《通知》特别指出,要严格控制建设用地规模。到2020年,全市城乡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9.56万公顷以内,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控制在89平方米以内。严格控制中心城区用地规模,中心城区土地利用要以调整、改造、挖潜为主,建设用地扩展应优先利用闲置地、空闲地,尽量不占或少占耕地。到2020年,中心城区建设用地规模控制在143平方公里以内。
  《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对区域土地利用的统筹和管控。我市中部地区要强化耕地保护,推进旧城改造升级;北部地区促进城镇组团式发展,形成良好人居环境;东部地区要推进土地复垦开发,加强基本农田质量建设,严格人均城镇工矿用地标准,鼓励农村居民点集中布局,促进城镇组团式布局;西南部地区要大力改造中低产田,推进农业综合发展,适度开发沿海滩涂资源。
  东莞市政府主要负责人对规划负总责
  《通知》要求,在《规划》的指导下,尽快完成镇街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修编工作。《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和指标,要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严格执行。要将耕地保有量、基本农田保护面积、城乡建设用地规模等约束性指标层层分解落实,不得突破。对预期性指标,要通过经济、法律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以引导,力争实现。
  同时要严格实施《规划》。《通知》强调,东莞市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对市域内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年度计划执行情况负总责,要严格落实保护耕地和节约集约用地责任制,确保《规划》确定的耕地保有量和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减少、质量有提高。
建设用地
焦点1 建设用地
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不能超过143平方公里
《规划》透露,到2020年,东莞中心城区建设用地不超过143平方公里,这是多了还是少了?
对此,记者致电市国土资源局办公室及规划科主要负责人,咨询上一轮中心城区建设用地面积,均未得到正面回应。而记者查阅东莞各镇街土地面积发现,143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清溪镇土地面积大小。而清溪镇面积高居东莞所有镇街中的第二位,仅次于虎门。
市国土资源局有关负责人透露,《规划》确定的规划区范围为未来的大城区范围,即东莞市莞城、南城、东城及万江4个街道和寮步镇西北7个自然村(下岭贝、岭厦、新旧围、霞边、横坑、竹园和上屯),总面积237.6平方公里。
也就是说,在未来的8年里,东莞中心城区的建设用地面积,不能超过总面积的约6成。一位资深业内人士接受记者采访表示,6成可作为建设用地面积,已经是很高的比例了。这极有可能是国家考虑到东莞转型升级,需要大量的土地作为载体,故此给予宽限。
沙发
 楼主| 发表于 2012-8-27 09:03:31 | 只看该作者
   焦点2    用地报批
    中心城区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须报国务院批准
    虽然面积不小,但审批相当严格。记者从市国土局获悉,国务院已对报批的城市范围进行了调整,东莞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中心城区,所有农用地转用和土地征收须报国务院批准。
    具体说来,按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申报用地的情况,在申报用地规模时,要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确定的规划期内城市建设新增用地年均量,并综合考虑城市发展实际需要确定;要依据国家产业政策和供地政策,优化用地结构,重点保障民生工程、基础设施建设和符合国家发展战略与主体功能区定位项目的用地需求。
    增加城市绿肺 划分水源保护区  
     《规划》亮点
    《规划》根据城乡规划确定的布局要求,将东莞城镇分为6个土地利用分区。不仅城镇建设将向中心镇集聚,就连工业建设也要向工业园区集聚;不仅民宅建设要向中心区集聚,耕地保护也要向规模经营集聚,从而提高土地资源供给能力和利用水平。
    《规划》还将——自然保护区和森林公园的建设规模。划定了包括生态绿地、河川生态绿地、风景绿地、缓冲区生态绿地、海岸生态绿地的生态绿线。积极保护水体,保证水质,依据功能定位和水源保护区的特殊性,划分为一、二级水源保护区,提高两侧水空间的景观质量,预留绿化带。
    按105%划定 基本农田保护区  
    此外,《规划》以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为基数,按105%的比例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保护区内的富余耕地面积,平时按照基本农田保护,在既定基础设施和特定项目建设时,可作为用地的预留空间,补充划定和保护永久性基本农田的相关内容,要求必须保证规划期间区内的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
    《规划》继续对建设管制进行了严格分区,划定了禁止建设区、限制建设区和允许建设区,并提出了相应的管制规则。还补充了农村居民点的改造规划内容,全市将整合城镇用地、整合工业用地、整合农村住宅、整合零散耕地。
板凳
发表于 2013-5-5 17:53:00 | 只看该作者
虽然看不懂,但好像挺有意义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1 东莞社区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工信部:粤ICP备18106376号

广告投放、活动推广、商务QQ:6374354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60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