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社区

查看: 1830|回复: 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家装日记] 装修注意事项,打算装修的必看哦,心得哦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8-12 11:14:32 | 只看该作者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注意事项一:夏日装修安全先行
夏季气温较高,气候干燥,施工现场材料堆放较多,从安全角度出发,材料尽量放在阴凉处,避免内部由于空气不流通、温度过高而引起燃烧造成火灾。
夏季材料还要尽量减少在工地堆放,这样可以减少事故发生的隐患,另外,作业时的电器、工具尽量与材料保持一段距离,带电作业时尽量远离材料,最好将工作区域和材料区域做一个合理的划分。
注意事项二:勤通风,防止装修造成污染
为了避免在夏季装修污染“高发期”中受到伤害,除了要尽量选用无毒和少毒的装饰材料,请正规的装修公司施工之外,还要做好装修房间的通风和空气净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要尽量让房间多通风;如没有条件,可选用室内通风装置和能降低室内有害气体的空气净化装置。
注意事项三:防潮、防暴晒
夏季购买木制品包括施工主料大芯板,辅料白木条、阴角线、门边线、窗框线和在墙下沿的踢脚板等,都需要检测木制品的含水率。在建材市场,一般木制品专营店都应有木材含水率的测量仪。按国家规定,标准板材的含水率不能超过12%。专家建议,在雨季购买材料时,可适当选择干燥些的,当材料进场后略放置一两天,使它与周围湿度相同,这样使用起来就比较合适了。另外,板材要防止强烈阳光的暴晒;如遇雨天湿度大时,储存时则需要采取防潮、防变形的措施。不要把板材、木料搁放在阳光直射的房间,阳光的暴晒会使木制品装饰的油漆和胶加速老化。也要防止雨水会使木制品引起膨胀变形,甚至发霉,因此在日常生活中要特别注意。
注意事项四:壁纸、涂料应自然阴干
涂料和壁纸是常用的饰墙材料。春季因为空气潮湿,为了让墙壁尽快干而大开门窗通风透气。夏季则不同,因为干燥,所以壁纸在铺贴前一般要放在水中浸透,然后再刷胶铺贴。如要这时大开门窗,让刚铺贴好的壁纸吹“穿堂风”,壁纸会因为迅速失水而发生收缩变形现象。
注意事项五:去除霉味
家居装修中常会碰到乳胶漆因为干得慢、在潮热天气中会发霉变味的问题。对此,装修公司通用的办法是开空调抽湿,抽走空气中的水分;家具柜门不关闭,保持通风。装修后,还会遇到各种气味散不出去的问题,影响人们的健康。装修公司的建议是,装修后多摆绿色植物,或者在房间内放两三个柠檬、桔子、香蕉,均可达到快速去味的效果。
注意事项六:雨天不刷漆
专家建议,对于木制品,无论是刷清漆还做混油时,都切记不要在下雨天时刷。雨天请施工队先干点别的活,甚至暂时停工两天,也别在下雨天时做油漆活儿。
注意事项七:季节性问题不要急于修补
春季空气湿度大,墙、地面、木质家具中所含的水分都比较多。进入夏季,空气逐渐变得干燥,这时可能会因季节变换,气温、湿度不同而出现一些问题,如木地板收缩,板与板之间缝隙加大;墙面与门框因种类不同的材质,收缩率不同,出现缝隙;墙面出现开裂……这些都是属于季节性转换中出现的正常现象。这时修补,水分继续挥发,墙面仍有可能继续开裂。应等到墙面水分与外界气候适宜的情况下再进行一次修补,这样效果会更好。
注意事项八:装修结束,清除有害粉尘颗粒及有毒气体
目前,市场上流行竹碳、活性炭、负离子、光触媒、硅藻纯,植物吸附等多种室内空气污染治理方法。不同的治理方法会产生不同的利弊,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出选择。
专家指出,治理室内甲醛污染的最好办法还是综合治理,使用任何单一的处理方法都不会有太佳的效果。推荐使用硅藻纯和开窗通风。硅藻纯主要成分为SiO2(蛋白石),它质地轻柔多孔,孔隙率在90%以上,是活性炭的5000到6000倍,具有极强的物理吸附性和离子交换功能,同时配合能够自然持续释放负氧离子的电气石及其它多种对人体有益的纯天然纳米矿物材质,并采用国内独创的“奥德邦硅藻纯”技术精制而成。
它能够全自动、全天候长效持久的吸附和消除室内、车内及其他封闭空间内的甲醛、苯、二甲苯、TVOC等有害气体,有效地避免了吸附饱和以及二次污染等问题的产生。是目前市面上真正一款纯天然环保、无二次污染、同时又具有功能性、安全长效的矿物净化产品。(推荐使用奥德邦硅藻纯)一般新装修居室按每3平方米1包(50g)的用量使用硅藻纯。使用方便,不但能吸附甲醛还能吸附其他污染气体,还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其次就是经常开窗通风,加强室内外空气的对流,效果非常好。

沙发
发表于 2011-8-16 16:05:17 | 只看该作者
准备装修的应该认真看看
板凳
发表于 2011-11-15 14:06:32 | 只看该作者
这个是心得体会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1 东莞社区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工信部:粤ICP备18106376号

广告投放、活动推广、商务QQ:6374354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60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