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莞社区

查看: 1339|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莞事聚焦] 何满棠:粘在一线钻研的“牛皮棠”

[复制链接]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7-2-6 14:33:45 | 只看该作者 |只看大图 回帖奖励 |倒序浏览 |阅读模式
0

马上注册,结交更多好友,享用更多功能,让你轻松玩转社区。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会员

x

  何满棠在讲解操作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孙俊杰 摄

  2015年5月的一天,刚刚从北京领取“全国劳动模范”奖章的电力检修工人何满棠,回到供职的东莞供电局变电管理二所检修一班,放下荣誉证书、脱下黑色西装,立马换上那身已经穿旧的蓝色工作服。
  “还是这样比较习惯。”48岁的何满棠在检修班当学徒、班员、班长,一干就是32个年头,检修的变电设备不计其数。光是螺丝,就拧了20多万颗,没出现一丝差错;他的拿手绝技,就是可以抛开力矩扳手,用普通工具拧出扭矩在国家标准之内的螺丝。
  32年拧螺丝逾20万颗
  1984年,刚满16岁的何满棠初中毕业进入东莞供电局,成为变电检修班的一名普通工人。从那年起,何满棠在基层检修一线穿梭了32年,至今没换过班组,也没换过行业。
  “只要在基层工作过的电力工人都知道,变电检修是很苦的领域,出了名的又脏又累,很少有人愿意做。”何满棠直言。头顶烈日、脚踏热土,身着防护服、手握螺丝刀,爬变压器、修避雷器……这便是他日复一日的工作常态。
  变电检修班主要检修变电站里的各种设备,每个变电站里的变电设备数量众多,检修起来,需要用到钳工、电缆等多方面的知识,十分复杂。刚进检修班时,仅有初中文凭的何满棠对这些专业知识可谓“一窍不通”,只能从一个小学徒做起。
  “多做、多问、多想,功多艺熟。”在当时,带领何满棠的师傅便告知他这一点。在严师的要求下,初上手的“菜鸟”何满棠便不停地对着设备进行拆装练习。“刚开始的时候一天拆一次,后来是一天可以拆两三次。1993年,我参加全国电力行业少油断路器检修技能竞赛,赛前练习时拆装需180分钟,但是通过不断练习,最后在比赛中只用了50分钟。”何满棠语气中带着一丝骄傲。
  变电设备都是靠螺丝连接,各种设备都会用到很多螺丝。这些螺丝依据材质、作用、强度等来区分超过100种。而每一种螺丝的扭紧用的力道大小,也就是扭矩,都有不同的国家标准。
  参加工作32年来,他扭过的螺丝超过20万颗。何满棠说,如今光凭经验,他就能判断出不同螺丝的材质与对应的扭矩,而且用普通工具扭时所产生的扭矩均在国家标准之内。
  这样的技能是怎么锻炼出来的呢?何满棠告诉,在上世纪九十年代,一个力矩扳手的价格要9000多元,基本相当于自己一年的工资,因此单位配备力矩扳手的很少;而且师傅也没教怎么用,全靠自己琢磨和积累,才有了如今的特殊水平。
沙发
发表于 2017-2-6 15:23:28 | 只看该作者
顶下再看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会员

本版积分规则

Copyright ©2011 东莞社区 All Right Reserved.  Powered by Discuz! 工信部:粤ICP备18106376号

广告投放、活动推广、商务QQ:63743544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粤公网安备 44190002000603号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